上班后虽然再也没跑过步,但对鞋子的脚感依然挑剔。日常每天通勤 7000 步左右,试了三双国产缓震通勤鞋后,有了些纯个人的体验,分享给大家(最后三双都留了,各有各的香)。
361° 爆沫 5:厚韧稳当,推进力在线 爆沫 5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“扎实”。中底厚且韧,踩上去不是那种软塌塌的感觉,而是带着明显的回弹反馈,整个脚感很稳,走路时推进力很足,7000 步走下来脚踝不会觉得累。 它的设计明显偏向外翻足,内侧有专门的支撑结构,足弓处的承托感清晰,对于有轻微外翻的人来说很友好。不过鞋面比较闷,不透气,夏天穿的话脚容易出汗,这点在通勤挤地铁时会有点难受。但如果你看重缓震和稳定性,又不在乎透气性,它会是个靠谱的选择。
anta pg7 2s:软得像踩云朵,颜值即正义 pg7 2s 的脚感和爆沫 5 完全不同,中底厚且软,上脚就是 “陷进去” 的感觉,像踩在 Hoka 的厚底鞋里一样,软糯得让人想一直穿着。宽楦设计对脚宽的人很友好,脚趾能自由舒展,走路时没有束缚感,日常逛超市、散步特别舒服。 但它有个明显的缺点:太软了,不适合长途跋涉。走超过 1 万步后,会有种 “卸力” 的感觉,膝盖会隐隐发酸 —— 毕竟以前练田径时对发力效率很敏感,这种软塌塌的反馈会让步态不自觉变形。不过它胜在颜值高,配色清爽,搭配日常穿搭很出彩,纯属冲着好看和软乎乎的脚感留的。
anta pg7 1.5:软中带韧,轻便不拖沓 pg7 1.5 的中底是 “软且韧” 的类型,厚度适中,不像前两双那么夸张,走起路来更轻盈,没有厚重感。缓震反馈很直接,落地时能感受到支撑,抬脚时又有适度回弹,作为通勤鞋来说,这种 “不费力” 的脚感很加分。 它的小缺点在细节处:前掌靠近大脚趾的部分没有填充,从鞋子侧面能看到鞋面比较薄,走路时偶尔会有 “直接踩在地上” 的轻微硌感。不过日常通勤 7000 步内,这种感知并不明显,不影响整体体验,所以也留了下来。
看重稳定性和推进力,能接受鞋面闷:选 361° 爆沫 5,外翻足友好,长途通勤也扛得住。 喜欢软弹脚感,追求颜值,日常步数不多:anta pg7 2s 适合你,踩屎感 + 宽楦 = 舒服。 想要轻便韧弹,注重发力效率:anta pg7 1.5 更合适,没有多余负担,通勤不累脚。
胜亿配资-胜亿配资官网-正规配资平台-武汉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